一、原料預處理
1. 原料檢驗與分類
接收PP原料后,首先進行外觀檢查 PP造粒代加工_ 蚌埠佳德智能裝備科技有限公司,查看是否存在色澤不均、結塊、異物混入等問題。同時,依據原料牌號及客戶要求,對原料的熔體流動速率(MFR)、等規度、密度等核心指標進行檢測。例如,注塑級PP的熔體流動速率通常在2 - 25g/10min,若檢測值超出標準范圍,需重新評估原料適用性,必要時與客戶溝通退換 。對于不同用途(如注塑、拉絲、擠出)的PP原料,進行分類存放,避免混用。
2. 干燥處理
PP原料吸濕性雖低,但在潮濕環境下仍可能吸收水分,需進行干燥處理。將原料置于熱風循環干燥機中,干燥溫度設定在80 - 90℃,干燥時間2 - 4小時。對于再生PP或含水率較高的原料,可適當延長干燥時間或提高溫度,干燥后原料含水率需控制在0.05%以下,防止造粒時出現氣泡、銀紋等缺陷。
3. 原料預處理(特殊需求)
若使用回收PP或需添加功能性助劑 PP造粒代加工_ 蚌埠佳德智能裝備科技有限公司(如抗氧劑、光穩定劑、色母粒),需先將原料破碎至合適粒度(粒徑約1 - 2cm) ,再通過高速混合機進行混合。混合時嚴格按照配方比例添加助劑,例如添加0.2% - 0.5%的抗氧劑,確保助劑均勻分散,混合時間控制在5 - 10分鐘。
二、PP造粒機加工過程
1. 開機預熱
啟動PP造粒機,依次開啟料筒加熱系統。料筒通常分為三段加熱,一段溫度160 - 170℃,二段溫度170 - 180℃,三段溫度180 - 190℃,模頭溫度設定在190 - 210℃。同時開啟螺桿冷卻系統,防止螺桿因過熱變形。預熱時間約30分鐘,待各段溫度達到設定值并穩定后,方可進行下一步操作。
2. 上料與輸送
通過真空上料機或螺旋上料機將預處理后的PP原料輸送至料斗,上料過程需保持連續穩定,避免因斷料導致螺桿空轉。料斗內設置料位傳感器,實時監測原料存量,確保供料充足。
3. 熔融塑化
原料在料筒內受螺桿旋轉的剪切、擠壓作用,結合料筒外部加熱,逐漸熔融塑化。螺桿的長徑比、壓縮比等參數對塑化效果至關重要,例如通用型PP造粒螺桿長徑比一般為28 - 32,壓縮比為3 - 3.5。生產過程中需根據原料特性調整螺桿轉速,通常轉速控制在100 - 300rpm,保證物料充分塑化且不發生降解。
4. 擠出成型
熔融的PP物料在螺桿推力下通過模頭擠出。 PP造粒代加工_ 蚌埠佳德智能裝備科技有限公司模頭形狀根據產品需求定制,常見為圓形或狹縫形。擠出過程中需控制熔體壓力穩定,一般保持在10 - 20MPa,若壓力波動過大,可能導致擠出不穩定或顆粒尺寸不均。同時,根據擠出速度調整螺桿轉速,確保物料連續均勻擠出。
5. 冷卻定型
采用水冷方式對擠出物進行冷卻。將擠出條狀物引入冷卻水槽,水槽分為兩段,前段水溫20 - 30℃,后段水溫30 - 40℃,使物料快速固化定型。冷卻過程中,保持水流均勻,避免因冷卻不均導致條狀物彎曲變形。對于薄壁或小尺寸條狀物,可適當降低冷卻水溫,提高冷卻效率。
6. 切粒
冷卻后的條狀物進入切粒機,切刀與牽引輥協同工作,將條狀物切成顆粒。切粒機轉速與牽引速度需精確匹配,顆粒長度一般控制在2 - 4mm。定期檢查切刀鋒利度,當出現切口不平整或顆粒粘連時,及時更換切刀,保證顆粒尺寸精度和表面質量。
三、后處理工序
1. 脫水干燥
切粒后的PP顆粒表面附著水分 PP造粒代加工_ 蚌埠佳德智能裝備科技有限公司,先通過離心脫水機去除大部分表面水,再送入流化床干燥機進行二次干燥。干燥溫度設定在60 - 70℃,干燥時間30 - 60分鐘,使顆粒含水率降至0.03%以下,確保顆粒儲存和使用過程中不吸潮變質。
2. 篩分與除雜
利用振動篩對顆粒進行篩分,去除大顆粒、小顆粒及粘連顆粒。根據產品粒度要求選擇合適目數的篩網,例如生產通用注塑級PP顆粒,可選用20 - 40目篩網。同時,通過風選設備去除顆粒中的輕質雜質(如粉塵、紙屑),保證產品純凈度。
3. 包裝與標識
造粒代加工_PE造粒代加工_蚌埠佳德http://www.dogfuns.com.cn/sell/show.php?itemid=31377
塑料造粒代加工_蚌埠佳德智能裝備科技有限公司http://www.dogfuns.com.cn/sell/show.php?itemid=31379
PE造粒代加工_蚌埠佳德智能裝備科技有限公司http://www.dogfuns.com.cn/sell/show.php?itemid=31382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