瀝青橡膠混合造粒機_瀝青橡膠混合造粒機
瀝青橡膠改性造粒機的螺桿溫度控制需結合改性工藝特點、原料配比及設備性能綜合設定,以下是關鍵參數及控溫要點:
螺桿溫度核心參數與分段控制
- 若使用高黏度改性瀝青(如SBS改性),進料段溫度可設為180-200℃,壓縮段200-220℃,計量段210-230℃,確保物料充分熔融。
- 橡膠粉目數較高(如80目以上)時,溫度可適當降低至170-200℃,避免高溫導致橡膠老化。
- 分段控溫邏輯:
- 進料段:溫度略低(170-190℃),防止物料黏附螺桿導致進料不暢;
- 壓縮段:溫度高(200-230℃),通過剪切和加熱使瀝青與橡膠粉充分相容;
改性工藝關鍵影響因素
- 改性劑類型:
- SBS改性時,溫度需達到200-230℃以促進彈性體溶脹;
- 物料配比:橡膠粉添加比例超過30%時,螺桿溫度可下調10-20℃(如170-190℃),防止熔體黏度驟增導致螺桿過載。
- 設備剪切力:雙螺桿造粒機因剪切混合效率高,溫度可較單螺桿低10-20℃(如雙螺桿170-210℃,單螺桿180-220℃)。
控溫操作與優(yōu)化建議
- 實時監(jiān)控:觀察熔體壓力(理想范圍8-12MPa),壓力過高時可降低計量段溫度5-10℃,或調整螺桿轉速(通常100-300r/min)。
- 冷卻系統(tǒng)配合:壓縮段若出現(xiàn)溫度過熱(超過230℃),啟動水冷或油冷系統(tǒng),防止改性劑降解(如SBS斷鏈)。
- 試生產調試:生產時以10℃為梯度逐步升溫,直至顆粒表面光滑、無氣孔且斷裂面密實(狀態(tài)為熔體流出時呈均勻絲狀)。
此外,需定期檢查熱電偶精度(誤差超過±5℃時更換),避免因測溫偏差導致控溫失效,影響改性料性能。
